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特性原理有哪些?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实验室中常见设备之一,但是很多朋友并不了解它是如何运作,也不知道它的检测原理是什么,这对我们做实验是非常不利的,那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特性原理有哪些?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。
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利用分光光度法,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,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。根据分光元件的不同,分为棱镜式和光栅式分光光度计;根据仪器结构分为单光束、准双光束、双光束和双波长分光光度计;根据光源发射的光线波长不同分为可见光、紫外-可见光、红外、荧光、原子吸收光和火焰分光光度计等。
一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:
有色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。它呈现的颜色与被吸收的光线的颜色互为补色,如果要确定某种溶液选择吸收的特定波长一般可以先用UV扫一下,确定zui大波长,也可以根据实际试样通过查文献来确定zui大波长。
对任何一种有色溶剂,都可以测定出它的吸收光谱,UV的分光精度越高,作出的光吸收曲线的精度越高,光吸收程度zui大处的波长也就是zui大吸收波长。溶液浓度不同时,光吸收曲线的形状相同,其zui大吸收波长不变,只是吸光度大小不同。我们在测定时一般用zui大吸收波长作为测定波长。如图1所示:不同浓度高锰酸钾溶液的吸光度不同,但是zui大吸收波长都是在525nm。
另外,吸光度具有加合性,在某一入射波长下,溶液中含有多种对光产生吸收的物质,那么该溶液对该波长光的吸光度A总应等于溶液中每一种成分的吸光度之和。这一性质对多组分的测定极为有利。
二、分光光度法应用领域:
高含量组分测定-示差法当待测组分含量较高时,测得的吸光度值常常偏离朗伯-比尔定律。即使不发生偏离,也因为通常采用纯溶剂作参比溶液(普通光度法),使测得的吸光度太高,超出适宜的读数范围而引入较大的误差。采用示差法就能克服这一缺点。但应用示差法时,要求仪器光源有足够的发射强度或能增大光电流放大倍数,以便能调节参比溶液透光度为100%。这就要求仪器单色器质量高,电光学系统稳定性好。
多组分分析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,常常可能在同一试样溶液中不进行分离而测定一个以上组分。假定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组分x和y,其吸收光谱一般有重叠和不重叠两种情况。不重叠的测定组分相互不产生干扰。若吸收光谱重叠,在波长为λ1和λ2时分别测定吸光度A1和A2,由吸光度值的加和性得到联立方程,通过解联立方程求得各浓度值。
三、分光光度法的一般检测项: